時間:2018-05-07
新的CDN服務為提供商們在廣域網市場帶來優(yōu)勢
由于公司企業(yè)將工作負載遷移到公共云,隨著各提供商利用自身的網絡/邊緣位置,CDN服務市場有望在安全和性能服務方面看到增長。
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最新報告顯示,許多企業(yè)要求公共云連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安全性,這在推動內容分發(fā)網絡(CDN)服務市場快速增長。現在CDN服務提供商紛紛推出新服務,充分利用網絡邊緣(靠近用戶)處的現有CDN架構,因此它們與自行提供內部部署應用程序性能和安全產品的供應商正面交鋒。
與此同時,隨著內容分發(fā)網絡變成一種更具戰(zhàn)略意義的業(yè)務選擇,而不只是一種網站緩存方案,更龐大的CDN服務組合正促使企業(yè)重新評估其CDN部署策略。
Gartner公司的云服務提供商研究副總裁特德•錢伯林(Ted Chamberlin)撰寫了這份報告。據他聲稱,CDN提供商們紛紛添加輔助服務出于這樣的形勢:企業(yè)要求它們不僅僅在網絡邊緣提供內容緩存服務(這是傳統(tǒng)的CDN業(yè)務模式),還要通過其全球入網點(PoP)提供增值服務。
CDN提供商進入新的競爭領域
錢伯林表示,提供新CDN服務的提供商試圖從銷售廣域網優(yōu)化和應用分發(fā)控制器服務的虛擬和硬件設備供應商的手里搶過企業(yè)客戶。
他說:“老實說我認為,對于邊緣路由和交換、甚至對于DDoS(分布式拒絕服務)設備中的傳統(tǒng)防火墻來說,最大的威脅來自真的能夠奪取這個市場的CDN。直到最近它們才醒悟過來,意識到自己可輕松取代廣域網邊緣設備市場。”
錢伯林補充道,軟件定義廣域網(SD-WAN)這個新興市場的處境倒不是那么岌岌可危,因為CDN并沒有擴展到企業(yè)廣域網位置。SD-WAN價值主張的一部分在于,服務擴展到企業(yè)的分界點,而CDN進入到它們能擁有足夠數量的網絡回流(network backflow)的地方。
錢伯林說:“我認為,它們[SD-WAN提供商]會找到與SDN提供商共存的法子。受到壓力最大的將是硬件供應商。”
輔助服務市場發(fā)生變化,收入隨之改變
Gartner預計,在未來五年內,來自傳統(tǒng)CDN緩存服務的收入將只會略有增長,而來自Web優(yōu)化、應用程序性能和安全服務的銷量將成倍增長――這得CDN提供商得以自然而然擴展其現有的業(yè)務模式。
另外由于CDN網絡處于有利位置,像基于機器學習和AI的網絡分析服務這些功能也可能添加到CDN的產品組合中。
Gartner打算在今年晚些時候發(fā)布新的CDN市場預測報告。同時,來自MarketsandMarkets的CDN市場研究預計,CDN服務將從2017年的75億美元增長到五年后的300億美元,這主要歸功于內容分發(fā)網絡提供商將開啟其網絡中已經存在的安全、壓縮、Web優(yōu)化和重復數據刪除等功能。
錢伯林說:“由于公司企業(yè)紛紛將面向Web的工作負載遷移到公共云,CDN迎來了更快的增長速度,而且變得更加靈活。在你利用公共云部署Web基礎設施后,你做的下一件事多半是部署CDN。”
CDN服務應對變化的市場
錢伯林表示,最近風險資本(VC)熱衷于投資這個領域,也鼓勵提供商們推出專門服務于不同市場領域的CDN,比如專注于高帶寬服務的CDN,如視頻和廣播媒體。新的安全和內容優(yōu)化服務自然隨之而來。
錢伯林表示,因而,CDN定價在今后幾年可能會發(fā)生巨大變化。Gartner預測,到2020年,來自增值服務的收入在CDN提供商的資產負責表上將是大頭。他補充道,與此同時,60%的CDN提供商將向客戶只針對增值服務收取費用――這與現在CDN提供商的收入主要靠針對緩存和優(yōu)化收取的費用相比是顯著的變化。
錢伯林說:“公司部署網站后,它們做的下一件事通常是部署CDN,好讓內容盡可能靠近用戶。”他表示,CDN的戰(zhàn)略性部署(基于全球各地的數據中心中成千上萬個緩存、計算和存儲節(jié)點)使它們自然成為輔助服務的首選提供商。
他說:“CDN提供商們恍然大悟,突然意識到自己原來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不僅僅是網頁加速。重復數據刪除、壓縮和緩存等功能原本都需要由單個設備來獨自提供。CDN早已在入網點(PoP)部署了這些功能,只需要為客戶開啟那些功能即可。”
誰購買企業(yè)級CDN服務?
錢伯林表示,CDN在企業(yè)數字化轉型戰(zhàn)略中扮演的角色也在改變誰購買CDN服務這個概念。業(yè)務部門在緩慢而穩(wěn)步地開始獲得話語主導權,因為它們對網站有要求,涵蓋Web應用程序、流媒體及其他內容。
錢伯林說:“以前作出CDN購買決策的是網絡或工程部門主管――了解企業(yè)網絡架構或者負責確保企業(yè)應用程序順暢運行的那個人。隨著CDN成為一種更具戰(zhàn)略意義的工具,首席數字官(CDO)或者甚至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都有可能是作出這個決策的那個人。”
Copyright © 2017-2024 河南中瀚安全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豫ICP備18011434號-1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746號